近期,沉寂已久的女作家方方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不是因为她的新作,而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的注意。
方方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引发了广泛的热议。一则关于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让众多网友议论纷纷。
众所周知,2019年武汉封城期间,方方的《封城日记》引发了巨大争议,甚至在国内产生了不小的撕裂效应。如今,有关媒体报道称,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工作已正式启动,方方作为候选人之一备受瞩目。
在入围的9位中国作家中,方方的入围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许多网友对此表示担忧,担心诺贝尔评选委员会的选择会出现偏差,将一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作家误认为是宝贝,让她获得文学界的最高奖项。我认为大家不必过于焦虑。
诺贝尔奖虽被誉为全球最高奖项之一,但它只是一个西方设立的奖项,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至高荣誉。它的奖金虽然丰厚,但本质上只是一个鼓励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者的奖项。许多中国老百姓将其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誉,其实大可不必。
就像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样,这并没有改变什么。有的人认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意味着一个作家能改变历史、成为文学泰斗,这种想法其实是非常幼稚的。纵观中国文学史,那些青史留名、彪炳史册的作家和诗人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才崭露头角的。
回想我1993年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时,主流文学大旗由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扛鼎。当代文学史上也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作家如孙犁、王蒙等。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非因为获得某个奖项而确立的,而是通过作品的影响和历史的沉淀得以传承。
我们不必对方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而过分担忧。即使她真的获得了这个奖项,也不会改变什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作家的作品本身,而不是过度关注他们的荣誉和头衔。网友们不必因为此事而反应过度,应该以平常心看待这件事情。当今社会多元开放,人们对于《方方日记》的态度各异,有人热爱,有人则深恶痛绝,认为她似乎在为外国反华势力提供工具。最近,有网友称方方似乎“销声匿迹”了,也有观点认为她正在“蓄势待发”,期待她在文坛上再次崭露头角。对于方方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消息,大家无需过分惊讶。事实上,这不过是众多文学现象中的一种而已。
无论方方的现状如何,她并未展现出足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无论是否支持她,都应保持平和的心态。让我们回归平静,以平常心看待这一切。正如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一事件本身,它仅仅是文学领域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不值得过分惊奇或炒作。
此刻,让我们暂时放下这些纷扰,吟诵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王杨卢骆的时代风格虽受讥讽,但他们的文字依然流淌在历史的江河之中,万古不息。如同方方的提名一样,无论是赞誉还是争议,她都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道风景。让我们以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这一切,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