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旨在通过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教育体系,实现各学段思政教育的有序过渡和螺旋上升。这一工作的推进,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其核心要点与实践路径如下:
一、协同育人,构建全新工作机制
各地纷纷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及指导中心,通过联合教研、集体备课等方式打破学段壁垒,形成全链条的协同育人格局。以枣庄市为例,35个联盟单位的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全覆盖,定期开展资源共享活动,展现出一体化的强大活力。
二、课程设计,分层递进与特色融合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我们按学段划分教学目标,让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小学注重情感启蒙,初中强化思想基础,高中聚焦政治素养,大学深化理论认同。挖掘地方红色文化,如枣庄铁道游击队、班墨文化等,开发特色课程群和示范课例,让思政课更加生动有趣。
三、师资协同,跨学段共同发展
通过虚拟教研室、跨学段教师研修等方式,促进师资交流。例如,山西财经大学成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虚拟教研室,吸引众多教师参与研讨,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将一体化建设成效纳入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参与课程衔接设计及教学创新。
四、实践融合,“两个课堂”相得益彰
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组织学生参与红色基地研学、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知行合一的理念在行动中得以体现。利用数字化资源,开发线上教学辅助资源包,用虚拟仿真技术还原历史场景,提升思政课的互动性与时代感。
五、系统思维,守正创新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始终,强调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既注重整体规划,又突出学段特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思政课与理论武装的同步推进。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需要通过机制创新、课程优化、师资协同、实践融合及方法论革新,构建一个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全方位育人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新时代的青年注入强大的思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