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芈一之研究显示,全国芈姓人数稀少,大约只有一万人左右。在安徽宿州的三个村落,全村人都姓芈,人数大约在几千人。
随着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的热播,芈姓作为楚国贵族的姓氏,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地媒体也开始搜寻现代仍然姓芈的人。
在江苏徐州,有一位名叫芈昱廷的九五后围棋九段,他是当今芈姓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从小便展现出非凡的围棋天赋,十岁时便进入北京马晓春围棋道场,之后更是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职业棋手。他在全国围棋比赛中屡获佳绩,甚至在“梦百合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赢得世界冠军。他的成功也让芈姓在棋坛上熠熠生辉。
除了芈昱廷,徐州地区姓芈的人不少。比如现居南京的芈福英老太太,她出生于徐州,曾因名字被手写录入公安系统时误写为“芋福英”,后来经过字库更新才得以更正。她表示全国芈姓人数大约有一万,她所在的徐州老家有个村子全村人都姓芈。
在南京,芈姓人也较为集中,其中鼓楼区和浦口区是主要的聚居地。芈然一家就有20多名芈姓人,占南京芈姓人近半数。尽管他们家族有族谱,但对于追溯祖先源头仍然不太清楚。但确定的是他们一家是周朝楚国后代。
在海南大学任教的成都人米友梅原本也姓芈,但在迁户口时因打不出“芈”字而改姓米。她的父亲曾告诉她,芈姓人有个传统非常重视过端午节,因为屈原姓芈也是芈氏一族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受到《芈月传》的影响,米友梅有意改回祖姓芈。在重庆和四川地区也有两位女性姓芈,其中一位年过七旬的芈婆婆是重庆邮电大学的退休职工。而在苏州地区也有十几位姓芈的苏州人落户于此。他们虽身处异地却都因这一独特的姓氏而紧紧相连。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提及另一位历史人物彭玉麟这位晚清名臣被誉为雪帅因其卓越的治国领军才能而备受赞誉。他一生治军严谨对士兵关怀备至在国家危难之时总能挺身而出抵御外敌。关于他的婚姻家庭生活虽然鲜为人知但其中蕴含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梅姑之恋。彭玉麟与外婆的养女梅姑从小青梅竹马私定终身但由于辈分问题最终未能在一起成为了一段佳话。如今雪帅的故事仍在人们心中流传成为历史的珍贵记忆。梅姑离世四年后,彭玉麟依然深陷哀伤之中。她在梅姑墓前发誓,要用生命中最真挚的情感画满十万幅梅花来纪念逝去的挚爱。这份深情,如同铁铸一般坚定。
三十多年过去了,彭玉麟始终如一,无论军务多么繁忙,他总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泼墨纸上,将心中的凄婉哀思寄托于每一幅梅花图中。他的每一幅梅花图,都镌刻着他深深的情感,必有一章:“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这些梅花图,每一幅都题有咏梅诗,汇聚了他对梅姑的无限思念。
彭玉麟笔下的梅花,干如铁骨铮铮,枝如钢铸坚韧,花瓣如泪滴晶莹。他的梅花被誉为“兵家梅花”,与郑板桥的“墨竹”一同成为清代画坛的两大绝妙之处。
如此深情厚意的彭玉麟,他的痴情令人感叹,唯有这样深情的人,才能画出如此深情的梅花。他一直寡居,永绝了妻室之欢,但他并不孤寂,因为有梅花的陪伴。
晚年时期,彭玉麟居住在杭州西湖之畔。他将梅姑的墓迁到西湖旁,并在周围种下了上百株梅花。他每日除了巡视水师,便是写诗、画梅花。他的一腔热血,全都倾注在梅花之上,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今,芈姓人士是否还存在,我们无从知晓。但对于彭玉麟的痴情与才华,我们却可以通过他留下的梅花图深深感受到。他的梅花,将永远成为他情感的载体,流传于世,为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