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文明的浩瀚长河中,中国及诸多古文明国家如埃及、波斯等,都有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太监的存在。太监这一角色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位置,而且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也频繁出现,且时间点相当接近。
回溯至埃及的图特摩斯三世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424年,埃及的皇宫中首次出现了太监的身影。那时,埃及在与别国的战争中捕获俘虏,选择将他们的命根子割去,送入皇宫作为奴隶。这些奴隶最初负责浇花、锄地、泡茶、倒水等工作,后来逐渐演变为从国内挑选人员阉割后送入宫中。与中国的皇宫一样,埃及皇宫中也有众多后宫佳丽,因此寻找太监是为了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在埃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执行太监手术的不是专业的医者,而是僧侣。随着太监需求的增加,除了战争俘虏外,僧侣们还会从市场上挑选六至十岁的男孩进行手术。这些男孩经过训练后,开始服侍皇妃。王宫大臣们称他们是“床边最好用的奴隶”,因为他们忠诚可靠,不会与皇妃们发生不当之事。
埃及的太监制度随着图特摩斯三世的统治而兴起。为了鼓励军队勇猛作战,图特摩斯实施了奖励制度。在早期,他会让将士们剁下敌人的双手作为战功的凭证。但后来因为拿回来的手大小不一,他开始怀疑士兵是否杀了妇女儿童冒领军功,于是改为命根子作为证明。这一改变标志着太监制度的诞生。
波斯的国王大流士王更是将这一制度发扬光大。他不仅在自己的王国中使用太监,还将太监推向了民间,称之为阉奴。他挑选年轻英俊的罪犯进行阉割后卖掉,无论身份如何,只要价格合适,就可以买卖阉奴。这些阉奴除了干普通奴隶的活外,还要满足有特殊癖好的男主人的要求。
大流士王还要求他的附属国每年进贡金银珠宝的还要送500个年轻俊美的阉奴作为贡品。这一制度流传到阿拉伯后,阿拉伯国王将其分为黑人阉奴和白人阉奴两种。黑人阉奴被分配到后宫侍奉皇妃,而白人阉奴则伴随在皇帝身边,不允许进入后宫。
而在罗马帝国时代,有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疯狂习俗。当时有一个叫赛贝尔的宗教组织,为了吸引男性信徒入教,让他们在宗教祭祀仪式中装扮成赛贝尔的儿子,并效仿神仙赛贝尔的儿子被阉割的传说,现场进行阉割。这些男性信徒在欢乐的气氛中,用石刀割去自己的命根子,然后在大街小巷游行,最后把命根子扔进一户人家,被当作圣物保护起来。
到了东罗马的戴克里先时代,大量使用太监,并赋予他们一个响亮的名字宦官。戴克里先把官员分为十八个等级,其中一到八级全都是宦官,地位排在文武百官之前。那时的东罗马简直就是太监的天堂,一般贫苦人家为了改变生活,会冒险进行阉割。由于当时西方国家的医学相对落后,太监手术的死亡率很高,埃及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六十,阿拉伯也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以上。
太监制度在世界文明中都有其独特的存在和发展。它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和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