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养生和保健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其中钙片作为保健品市场的重要一员,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当前,钙片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牢牢占据了销售榜单的首位。
行业数据显示,全球钙产量逐年上升,从2020年的8855.2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9460万吨。预计在未来几年,全球钙市场销量将持续增长,至2027年预计将达11262.5万吨。这一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布局,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市场乱象也层出不穷。
近期,市场监管部门对钙片产品进行了抽检,发现共有35批次产品不合格。这些不合格产品中,知名品牌如葵花、千林、康百力、十八宝、生命力等均榜上有名。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足,占比高达66.7%。
随着全球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以及“三孩”政策的实施,补钙需求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中老年人、孕期哺乳期女性以及儿童等人群对钙片的需求尤为旺盛,这也使得钙片市场前景广阔。市场乱象的滋生使得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面临诸多困扰。一些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过度宣传产品的补钙效果,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除了营养成分不足之外,一些钙片产品还存在其他安全隐患。例如,防腐剂含量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以及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构成威胁,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企业还利用消费者对乳钙的认知推出含乳矿物盐的钙片产品。这些产品并未经过长期的安全性研究,且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被禁止在婴幼儿食品中添加。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钙片产品,消费者在选择时应保持警惕,理性选购。也呼吁企业加强自律,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共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毕竟,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天价神奇钙”和“不科学补钙”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在天猫国际的HMOJInutrition美物海外专店铺里,有一种钙片宣称能“促进发育”、“加速猛涨”。家长们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督促孩子吃了三个多月,结果发现孩子的身高并未有所改变。更令人惊讶的是,孩子吃完三瓶钙片后,钙片的颜色与之前吃的有所不同。对此,专业人士指出这更像是一种营养补充剂而非特效药。
有些家长因过度依赖这些补钙产品,给孩子补过量而导致孩子出现结石等问题。食用问题钙片甚至可能导致婴幼儿出现佝偻病、发育迟缓等症状。中老年人群缺钙也可能引发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疾病。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健产品,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自行辨认并选择信誉良好、口碑极佳、品质把控严格、质检过关和渠道正规的品牌。购买钙片产品时,应详细查看其营养成分表和成分说明,避免购买营养成分含量不足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补钙,才能达到补充钙质、保护骨骼的目的。在此呼吁广大消费者,科学补钙,守护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