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的2020年8月10日,上海的强对流天气引发了一场关于东方明珠塔的广泛关注。那天,众多网友拍摄到闪电直击这座标志性高塔顶端的震撼瞬间。在公众关注的官方给出了明确回应,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名为“主动接闪”的防雷系统正常工作表现,高塔的建筑结构并未受到任何损害。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原理。
一、事件经过
当日的上海被雷电橙色预警笼罩,密集的闪电划破天幕,其中几道闪电更是精准地击中了东方明珠塔顶。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塔顶的天线被避雷针系统所拦截。当闪电来临时,电流会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迅速导入地下,从而避免对建筑本体造成任何破坏。
二、防雷设计原理
东方明珠塔之所以能够在闪电的袭击下安然无恙,得益于其先进的防雷设计原理。通过避雷针(或称为“引雷针”)主动吸引闪电,将电流导向地下,有效防止雷击对建筑及其内部设备的损害。这座塔共设有16套避雷系统,雷电会通过天线的金属结构被分流至地下。上海市避雷装置检测站也对建筑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排查,确保其安全性。
三、相关案例与科普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广州塔。广州塔同样采用了类似的防雷设计,其塔顶的引雷针多次主动吸引闪电,并通过高效的接地装置将电流迅速导入地下,确保了建筑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常常将接闪现象误认为“雷击事故”,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接闪现象实际上是防雷系统正常运作的体现。
如今,东方明珠塔依然正常运营,游客的游览体验以及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均未受到任何影响。这座高塔以其坚韧的防雷系统和独特的景观继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场强对流天气的考验下,东方明珠塔再次证明了其防雷设计的先进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