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那利群岛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观点:外星生命可能是紫色的。这一结论源于他们对地球长达40亿年的漫长演化史的深入研究。他们认为,我们所发现的首个外星生物极有可能是紫色的细菌。
一群天文学家以地球生物史的演化作为研究框架,探索潜在外星生命的面貌。最新研究表明,我们在探索系外行星世界时,应该特别关注那些可能存在紫色生命的行星。基于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的数据,科学家已经发现了数千颗系外行星,其中可居住带上的行星数量正在不断增长。我们有可能很快发现一颗位于恒星周围可居住带上的类地行星,这样的世界很可能孕育出紫色的生命。
尽管寻找一个真正的第二地球充满了挑战,但科学家们仍不断尝试模拟地球不同演化时期的环境条件,以观察这些环境下可能诞生的生物类型。至今,地球的生命进程可追溯至40亿年前。在这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奇特的其他物种。这也是科学家们寻找外星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
加那利群岛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Esther Sanroma指出,我们一直在寻找可居住带上的类地行星,这些岩质世界与地球非常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地球已经在可居住的时间区间上存在了38亿年以上,未来的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大约30亿年前,地球上的主要生命是一种紫色的细菌,存在于原始的陆地和古老的海洋中,具有独特的光谱特征。科学家们正在尝试模拟这种微生物在星球上的分布情况,并建立起系外行星的光谱分析模型。如果我们在实际观测中发现了这样的光谱特点,那就可能意味着遥远的星球上出现了与早期地球类似的原始紫色生命。这将是人类探索外星生命的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