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狱的十大精彩描述
1. 尼夫海姆
尼弗海姆,在挪威和日耳曼文化中,是一个冰冻的地狱景象,其中有一条以死者为食的巨蛇。这个王国是邪恶的家园,也是支撑宇宙的世界之树伊格德拉基尔的锚。其冰冷与穆斯佩海姆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生与死的强烈对比。
2. 琐罗亚斯德教中的地狱
根据琐罗亚斯德教,灵魂死后要经过奇纳瓦特大桥,这是一座由两只四眼狗看守的桥梁。灵魂基于他们在生活中的行为受到评判,此教派描述的地狱场景充满了恶心和污秽,反映了人们对邪恶行为的深刻警示。
3. 鞑靼人的地牢
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鞑靼人生活在一个深黑地牢中,这是一个充满折磨和痛苦的地方。在罗马神话中,它被三堵墙和炽热的弗莱根河包围。希腊神话则描述它为危害神的人的监狱,后来成为所有罪人的地狱。邪恶的灵魂会受到与其罪行相适应的惩罚。
4. 西巴尔巴
西巴尔巴是玛雅版本的地狱,位于伯利兹附近的洞穴系统中。灵魂们被迫完成一条艰难的道路,横渡满是血、蝎子和脓液的河流,并经过四条设计独特的小路。他们的旅程充满了奇怪的折磨和屈辱。
5. 纳拉卡
对于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和佛教的某些分支来说,纳拉卡是地狱的概念。它是一个基于灵魂业力的惩罚之地,虽然不同宗教对其描述有所不同,但都认为这是一个暂时的目的地,罪人会为其因果付出代价后重生。在印度教和贾恩文化中,纳拉卡被认为是由正义之神雅玛洛卡统治的。
6. 盖纳
盖纳是希伯来人对地狱的解释,是一个深而荒凉的地方,火焰燃烧,火焰散发的热量是地球上任何火焰的60倍,有毒的硫酸气体悬浮在空气和河流中。恶人被派去为他们的罪孽付出代价。
7. 地宇
地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狱版本,由多个级别组成,每个级别都有一名法官监督惩罚。罪人在转世前需要通过这些级别,其中包括割舌室、剪刀室、铁苏铁室等18种痛苦和折磨。
8. 但丁地狱
地狱的许多观念来自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但丁的《神曲》。他的描述中,地狱是一个层次分明的世界,从子层次开始,人们因无所事事而受罚。每一层都充满了各种痛苦和折磨,如贪欲者被狂风漫无目的地吹来吹去,异教徒被锁在燃烧的坟墓里等。
9. 杜瓦特
古埃及的文献描述了杜瓦特这个来世版本,这是由死者的神奥西里斯统治的。杜瓦特可能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地狱描绘,反映了古埃及人对死后世界的理解和想象。
10. 其他地狱描述
这本书揭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既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景致,又融入了诸多神秘元素。火湖与铁墙的交织,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幻境。当灵魂接近杜瓦特之际,必须通过一扇由半人半兽生物守护的城门。穿越城门之后,死者的心灵被置于羽毛之上进行衡量。倘若心脏的重量超过羽毛,恶魔将会吞噬其灵魂。届时,那些心灵邪恶的人在杜瓦特面临最后的审判。许多人被迫以倒行的姿态前行,或是遭受毒蛇的侵袭和恶魔的吞噬。
在芬兰的前信仰中,托内拉是一个让人心生畏惧的存在。灵魂们纷纷涌入托内拉,源于他们到达的图奥尼河之旅以及死神提蒂的引导。托内拉象征着更为沉痛的生命延续,宛如现实世界的阴暗角落。那些发现自己身处托内拉的人们必须携带物品以维持生存。尽管这里允许人们探望已故亲人的居所,但这段旅程却充满了危险,往往伴随着致命的威胁。尤其令人胆战心惊的是充满毒蛇的图奥尼河。托内拉并无真正的惩罚,但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永远生活在这种与现实无异却又充满绝望的环境中,本身就是一种最残酷的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