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太后意图废除光绪帝,但因西方列强的干预而未果。1900年,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诏令,立端王载漪的儿子溥为大阿哥。这位大阿哥在宫中养尊处优,无心向学,只知吃喝玩乐,最终败光了家财。
载漪支持义和团运动,却因其子溥的放纵导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仓皇逃往西安,并下令将大阿哥溥废黜出宫。此后,溥因生活所迫,寄住在后海蒙古罗王府,常被人们见到在茶馆闲坐。
历史上的第一个现代内阁出现在宣统三年四月,由庆亲王奕组阁。这个内阁虽然短暂,却因其成员构成引发了广泛关注。庆亲王奕担任内阁总理大臣,但内阁成员中皇族过多,被当时的人们戏称为“皇族内阁”。这个内阁的组成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庆亲王奕虽然是贪官,但被认为是公认的改革者。他与载泽、溥伦、善耆、绍昌等人一样,是满族权贵中最有学识的成员,政治倾向开明。他们甚至与梁启超等“逆党”暗中往来。奕的贪鄙行为以及与袁世凯的勾结,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争议。
溥仪对庆亲王奕父子深恶痛绝。奕病故后,溥仪以他收受袁世凯钱财、劝太后让国导致大清覆灭为由,拒绝为其上谥号,最终赐号为“密”。与此奕的故居庆亲王府已被划为文保单位,梅兰芳等文化名人都曾在此居住。
溥仪的弟弟溥杰,曾娶瑾妃的侄女他它拉氏为妻,名唤唐怡莹。这对夫妇的婚姻并不美满,唐怡莹甚至成为了张学良的情妇。尽管他们的关系复杂且波折,唐怡莹晚年却因其聪明才智受到张学良的赞誉。据说她曾席卷醇亲王府的财宝,令载沣对她极为痛恨。
溥杰后来赴满洲国,被迫离婚并签署了离婚书。离婚后,唐怡莹曾坚决反对满洲国的建立,并在香港以画画为生。与此溥杰在日本关东军的安排下娶了嵯峨家的女儿嵯峨浩。尽管他们的婚姻得到了日本人的支持,但溥杰只有两个女儿,未能满足日军想要的中日混血皇裔的愿望。
战后,溥仪兄弟被苏军带走数年,嵯峨浩则回到日本抚养儿女。她写下了《流浪王妃》一书,向东北的平民坦言自己是日本人送给那个皇帝弟弟的妻子。溥杰结束劳改后,夫妻终于团聚,但他们在文革中同样受到了冲击。
清恭亲王奕的孙子溥心畲,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他五岁便被赐予头品顶戴,从小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在民国初年隐居西山,被誉为“旧王孙”,“西山居士”。他任职国立艺专,被誉为北宗山水第一人,与张大千齐名。溥儒为人谦和,曾提携同族后人,如书法家启功。他对溥仪的伪满行为深表痛斥,并以文章《臣篇》予以谴责。
另外一位值得关注的人物是晚清最能干的皇族端方。他被认为是有学有术的人,但在处理保路运动时遭遇不幸。端方鼓励学子出洋留学,被誉为开明人士。他曾与载泽、戴鸿慈、徐世昌和绍英五大臣一同出使西方考察立宪。端方不仅是金石学家,还著有《欧美政治要义》。
以上是清末庆亲王奕家族的一些事迹。更多关于奕家产的故事,以及这些家族成员的人生经历,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以获取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