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绘制的图表展现了两大世界格局初现端倪,中俄及周边地区逐渐稳固为一个板块,其中中俄伊处于板块核心位置,共同构成了铁三角,为亚洲的未来格局奠定了基础。对于这一变化,我深入思考了其对未来的可能影响。
以当前的美国通胀为例,若美国实现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脱钩,东南亚、印度和非洲的制造业是否能替代中国的角色呢?至少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这种替代是难以完成的。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欧美需求的下降将促使中国转向印度、非洲、拉美等地区,维持稳定的贸易增长。这些地区需求虽广,但相对较弱,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与欧美一家相当。但优点在于这些地区人口众多,低端产品需求量大。在中国制造业尚未完全升级的阶段,以性价比为优势,仍然能够保持竞争力。欧美可能会持续面临“顽固通胀”的问题。而中俄如果能够妥善经营中亚地区,不仅能够虎视欧洲,更能钳制印度。理想的局面是将印度纳入东方阵营,这不仅拓展了战略空间,更延伸至非洲大陆。
未来,新技术如高铁等可能将欧亚非三个大陆紧密连接在一起,人流和物流将更加便捷。阿富汗和伊朗作为通往欧非的桥头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世界两极化的趋势可能仍将持续。对于战略投资者来说,深入理解并把握这里的机遇至关重要。
关于普京与乌克兰战争的问题,如果普京取得胜利,这将为世界格局带来深远影响。俄罗斯人民的自信心将得到极大提升,国家更加稳固。北约的东扩将停止,美国的锋芒也会有所收敛。更重要的是,这将为一个多极世界的形成铺平道路,各国人民不再需要只看美国的脸色行事,也不再被迫选择站队。俄罗斯的目标包括打下卢甘斯克、顿涅茨克两州全境,打通克里米亚陆路通道,确保克里米亚水源。随着这些目标的实现,世界格局将朝着更加和平与稳定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变数与机遇。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并把握这些机遇,为自身的发展谋求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