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历史知识 >>

孙国友跪地求水

编辑:历史文化 2025-05-21 16:59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孙国友治沙事件:生态与工业的纠葛

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孙国友于2003年承包了约1.8万亩荒沙地,决心植树治沙。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场生态与工业的纠葛逐渐浮出水面。

在历经多年的辛勤耕耘后,附近双马煤矿的开采活动打破了林场的宁静。林场水源被破坏,导致树木存活率急剧下降。孙国友与煤矿之间的纷争由此展开,最终在2011年双方签订协议,承诺恢复供水。承诺似乎成了一纸空文,供水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

2023年3月27日,因煤矿再次未按承诺供水,孙国友情绪崩溃,跪地哭诉“万亩林场无水可喝”,视频迅速传播,引发全国关注。孙国友指出,断水使得林场的树木存活率从原本的70%锐减至10%-20%,新种植的苗木更面临枯死的风险。

双马煤矿对此回应称,矿井水的盐分过高,水质不达标,且供水能力有限。这一说法似乎并未平息争议。有报道指出,孙国友承包的沙地并非真正的沙漠,且实际栽种面积与宣传的治沙规模存在差距。部分村民也对他的治沙模式提出质疑,指出其以经济林为主,生态效益相对有限。

随着事件的发酵,孙国友被指控涉嫌通过“认养树木返积分”模式非法集资。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尽管孙国友及其家属对此坚决否认,但这一新的争议点无疑给事件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

这一事件反映了生态治理与工业开发之间的深刻矛盾。一方面,个人治沙的艰辛与付出值得肯定;另一方面,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事件的核心供水问题至今仍未完全解决,引发了公众对于治沙项目真实性、企业社会责任及监管效力的广泛讨论。目前,事件的后续发展及协商进展尚待进一步公布。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场关于水资源的争夺,更是对生态与工业关系的一次深刻反思。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妥善处理此事,为未来的生态治理与工业发展找到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