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繁荣,电影青年群体正成为推动华语电影发展的重要力量。在2018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突破600亿大关,全国银幕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万块。故事片产量也达到了惊人的902部,这一令人瞩目的成绩背后,正是年轻观众旺盛且多元的观影需求以及年轻导演的崛起所带来的新动力。
电影青年力量的崛起,在每年的五四青年节这一天得到了特别的体现。在这一天,“金众电影青年日”活动应运而生,旨在表彰过去一年中表现突出的影视作品和影视人。今年的活动更是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宣布了一系列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奖项设置和评审团队阵容。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大数据与专业评审的双向加持。
金众电影青年日的主办方摒弃了传统的单一评判标准,充分发挥猫眼研究院的大数据分析优势,结合市场表现与专业评委团的意见,设置了数据类和专业类两大类型的奖项。数据类奖项以电影票房和用户口碑等客观数据为依据,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影评选出最受欢迎和最卖座的作品。而专业类奖项则是由陈冲领衔的50人评委团评选出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演等各个领域的佼佼者。这一创新的评选方式不仅鼓励了电影市场的进步,也推动了电影艺术的专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金众电影青年日评委团堪称华语电影的“梦之队”,集合了两岸三地的优秀电影人。既有经验丰富、作品过硬的电影“老炮儿”,如知名导演陈冲、资深编剧史航等,也有新锐电影人的加盟,如《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流浪地球》导演郭帆等。这批年轻导演深谙年轻人的喜好,他们能够在坚守艺术价值的同时兼顾电影市场规律,为中国电影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
金众电影青年日的设立还体现了对电影青年文化的关注与传承。正如主办方所言,年轻人不仅是票房的主要贡献者,更是电影从业者的主力军。金众电影青年日对票房数据和青年电影人的认可,无疑是对年轻人热爱电影的认同和鼓励。通过创新的奖项设置和活动安排,金众电影青年日也传递出对青年电影人的产业担当和社会责任的关注。
今年的金众电影青年日还特别推出了致敬经典片单,由致力于扶植青年导演的中国导演协会“青葱计划”提供。这一举措呼应了金众电影青年日为青年电影人的核心诉求,展示了华语电影的繁荣和发展态势。活动还设置了新颖奖项,如年度金众面孔、年度电影城市等,以表彰年轻人的创新和贡献。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为青年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
回望历史长河,青年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践行五四精神。金众电影青年日选择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颁奖,正是希望激发更多年轻人对电影的热爱和创造力。通过这一活动,主办方希望营造一种“无论如何都要做一枚电影青年”的氛围,普及电青本青的理念,使其成为真正属于青年人的电影节日。同时借助线上颁奖的形式在青年人聚集的微博等平台传播五四精神和电影青年的理念火种延续百年传承不断注入新鲜活力推动华语电影的繁荣发展最后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属于青年人的电影盛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和感动共同见证华语电影的辉煌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