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九龙壁,是每一位到访故宫的游客必游之地。它不仅是古代城市雕塑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瑰宝。皇极殿前的这座九龙壁,堪称经典之作,其精美程度在全国的三处九龙壁中独占鳌头。
这座九龙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至今已有百年之久。壁长约二十米,高三米多,是一座雄伟壮观的琉璃照壁。其上部采用黄琉璃瓦庑殿式顶,下部则是汉白玉石须弥座,整个造型端庄凝重。壁面以云水为底纹,烘托出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壁上的九条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形成很强的立体感。它们被山崖奇石分隔于五个空间,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黄色的正龙居中,威风凛凛;左右两侧各有蓝白两龙,形态生动,似欲破壁而出。外侧的两条龙,动感十足,争夺之势活灵活现。
九龙壁的建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烧制彩色琉璃瓦时,对材料的配比和火候的掌握有着极高的要求。马德春这位技艺高超的工匠,带领几十位工匠,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努力,终于烧制成功。在安装过程中发生了一次意外,一片琉璃瓦摔碎了。马德春心急如焚,他深知延误工期的严重性。在危急时刻,他毅然决定自制“琉璃瓦”,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补上了那片摔碎的琉璃瓦。
如今,那块移花接木的木质龙腹已经历了200多年的时光洗礼,虽然白色漆已剥落,却愈发显得深沉而凝重。它不仅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也让我们对古代中国的建筑成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故宫的九龙壁,中国的九龙壁还有其他的代表,如北海九龙壁。北海九龙壁是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其特色在于两面都有龙,升降各异,互不雷同。这些九龙壁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去欣赏、去探究。
大同九龙壁传奇
在山西大同的繁华市区东街路南,有一座震撼人心的建筑大同九龙壁。这座九龙壁并非寻常之物,它可是明代洪武末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堪称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龙壁,被人们誉为中国九龙壁之首。
这座九龙壁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它座北朝南,呈长方形,东西长45.5米,壁高8米,厚2.02米。王府的建筑风格独特,中轴线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九龙照壁。壁面上拼砌着426块特制的五彩琉璃构件,均匀协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它们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让人叹为观止。
而位于平遥古城文庙旁边的平遥九龙壁,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建筑瑰宝。这处九龙壁是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影壁,始建于明初。在波涛起伏的巨浪里,居中的是一条黄色蟠龙,威风凛然。左右两侧依序排列着蓝、黄、白等其他颜色的龙,九龙戏象万千,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两处九龙壁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龙文化的生动体现。无论是大同九龙壁的规模宏大,还是平遥九龙壁的细腻工艺,都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尽韵味。每一条龙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寓意,让人留连忘返,叹为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