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期间,一位患者家属前来取药,他焦急地描述了一个情况:他的妻子在怀孕前几乎不会过敏,但现在却遭受了严重的过敏反应。由于怀孕期间,医生避免开出口服的抗过敏药物,只开了一些皮肤用药。家属不禁询问:“怀孕期间真的不能吃口服抗过敏药吗?”我对这个问题也不是特别确定,于是安慰他们:“目前口服抗过敏药在孕期使用的安全性还在研究中,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请相信医生,尽量调整心情。”
孕期湿疹的出现,常常令人困惑。其背后的原因多元且复杂。怀孕的女性体内会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基础体温上升,免疫系统发生变化,这些都可能导致皮肤易出现湿疹。过敏体质、静脉曲张、慢性感染病灶、精神紧张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可能成为湿疹的诱因。对于中医而言,湿为阴邪,体内湿气过重也会导致排毒抗氧化能力下降,从而引发湿疹。
关于孕期口服抗过敏药的选择,抗组胺药是其中的一种选择。抗组胺药分为三代,每一代药物的特点和安全性都有所不同。第一代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有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嗜睡。而第二代和第三代药物则相对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作用极小。
具体的药物如氯苯那敏、赛庚啶、酮替芬等,在妊娠期的使用需要谨慎。某些药物如依巴斯汀在妊娠期只有在必要时才能使用,而哺乳期则禁用。口服糖皮质激素也是一种选择,对于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醇无效的患者,口服泼尼松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孕期湿疹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为第二代抗组胺药。对于孕妇来说,除了明确禁用的药物外,其他药物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在面对这样的困扰时,孕妇要保持心情舒畅,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共同为母婴的健康保驾护航。外用药使用需谨慎
炉甘石洗剂、莫匹罗星软膏: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使用前请慎重考虑,遵循医生指导。(妊娠B级,哺乳期L2级)
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糠酸莫米松软膏: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特别提醒,妊娠早期(C级)和哺乳期(L3级)需谨慎使用。
特别提示
湿疹,这一皮肤病,可谓顽固且令人烦恼,常常反复发作,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对于孕妇而言,湿疹的处理更为棘手。孕妇在护肤过程中,应避免热水洗烫,减少肥皂的使用,避免过度搔抓,并谨慎选择外用药,以免对皮肤造成不当刺激。
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应注意放松精神,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应避免辛辣、刺激的食品,如辣椒、鱼、虾、蟹等,同时避免饮用浓茶、咖啡及酒类。衣物的选择上也应注意,丝、毛及化纤等制品可能会加重皮肤负担,应以纯棉、温和无刺激的衣物为主。
在冬季,保持皮肤清洁与滋润尤为重要。保持室内湿度,避免皮肤干燥。尽量保持湿疹部位的干燥,避免搔抓,以免引发感染,加重病情。
对于湿疹的治疗与护理,孕妇应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与护理。记住,保持皮肤健康,对于孕妇和胎儿都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