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奇闻异事 >>

钟会为什么会谋反-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编辑:奇闻异事 2025-05-10 12:54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钟会谋反:雄心壮志,何以失败?

在《演义》与《三国志》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种现象:“登台拜将”的情节仅有三次。这些拜将场合,如拜为汉中太守、都督及镇西将军,都是为了提升新晋将领的地位和威望。韩信、魏延、陆逊及钟会等人,他们虽号令三军,但其威望更多依赖于背后的“老大”。

以钟会为例,作为司马昭平定淮南叛乱的得力助手,他的“西征”之旅是首次独立指挥军队。由于他在军中威望不足,司马昭需要用自身的威望来助他树立威信。为此,司马昭甚至带着满朝文武亲自送钟会出洛阳,赋予其镇西将军、假节钺的荣誉。

相较之下,久战沙场的邓艾只需一道进军命令,便能振奋人心。邓艾长期镇守边关,已积累了极高的军事威望。司马昭对邓艾的军事能力心生忌惮,故命令钟会进军成都。钟会竟然萌生谋反之意。

司马昭认为,一方面蜀人战败投降,不敢作乱;另一方面魏军战胜之后人人思归,钟会谋反必然失败。但钟会谋反的真正原因,在于他在军中的威望不足。诸将因司马昭器重钟会而服从他,但一年的军旅生涯还不足以让整支军队对钟会个人产生绝对服从。当钟会谋反事泄,他立即被乱军所杀。

再回顾历史,韩信消灭赵、齐、燕,迫降魏,从无名小卒变成汉军战神,这才有了自立为王的势力。孙策帮助江东开拓,站稳脚跟后亦有与袁术决裂的实力。而钟会掌军仅一年,军中威望远不能与韩信、孙策相提并论,同时司马昭的政治实力又强于刘邦、袁术。钟会谋反的失败已不可避免。

我们还可以假设,若当年司马懿建议曹操乘胜夺取西川,曹操若能采纳并运用好司马懿的谋略,或许历史会有所不同。如同司马昭对钟会那样,军中拜司马懿为大将,指挥大军进攻西川。这样,司马懿若得胜,其功归一,无法谋反作乱。若此策略成功,或许三国历史的走向将大为不同。但历史往往是庸人所误,遗憾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