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奇闻异事 >>

真实的朱熹:向皇帝承认竟曾引诱尼姑为小妾

编辑:奇闻异事 2025-05-11 12:16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重塑儒家道统的朱熹:从丑闻到严蕊案的背后

在宋庆元二年(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对朱熹展开猛烈抨击,指责他言行不一。其中,朱熹引诱尼姑为妾、儿媳不贞等丑闻被逐一揭露,这让一度标榜“革尽人欲,复尽天理”的朱熹陷入极度困境。面对这样的风波,朱熹不得不惶恐地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并深刻反省,甚至对自己毕生倡导的“正心诚意”学说也产生了怀疑。

朱熹的丑态并非仅止于此。另一起事件,涉及天台营妓严蕊,更是将朱熹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严蕊,才貌双全,色艺冠时。当时,朱熹意图扳倒一位叫唐与正的知州,于是将矛头指向了严蕊,试图从她这里寻找唐的“罪状”。但无论怎么拷打,严蕊始终不承认与唐与正有任何不当关系。

朱熹的手段极其严厉,将严蕊囚禁数月,施以重刑。但严蕊坚贞不屈,咬牙不认。此事传开后,许多人敬佩严蕊的坚贞,连孝宗皇帝都知道了这件事。后来,朱熹被调走,严蕊的案子才得到重新审视。在提讯时,她口赋《卜算子》一词,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自有花开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这首词流传至今,为人称道。

从这两起事件可以看出,朱熹不仅在学术上倡导的理念与实际行为存在巨大反差,其人格也暴露出丑恶与虚伪的一面。他罗织罪名陷害官员的行为卑劣无比,更不应拷打无辜的,甚至欲置之于死地。身为营妓的严蕊,在官员的威逼下无法自主,而朱熹自己却沉溺于权力的游戏,无视公正与道义。

当面对皇帝的查问时,朱熹迅速认错了自己的“伪学”,声称自己是“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彻底否定了自己一生的学说。相较之下,那个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严蕊却显得更有骨气。这两起事件无疑对朱熹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也让世人看到了他丑恶和虚伪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