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之后,南朝政权如宋、齐、梁、陈相继崛起于东南地区,尽管他们有过北伐的壮志,但中原的恢复、大一统的梦想却未能如愿。尤其陈朝,曾有一次举国之力进行的北伐,却以名将吴明彻的败北被俘而告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场战役呢?
故事要从577年说起,当时天下局势风云变幻,武帝灭掉了某政权,这消息传到南方的陈宣帝耳中,他欢欣鼓舞,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北伐良机。于是,他下诏挥军北伐,并派出了当世名将吴明彻领兵出征。
吴明彻出身官宦之家,祖父和父亲都在南朝为官,他自己也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被历代陈帝所器重。他曾攻北齐、讨西梁、平内乱,屡立战功,被誉为当世第一名将。
在陈宣帝的北伐决策中,吴明彻被委以重任。他率领的军队虽然只有三万人,但却是陈朝最精锐的部队。初次北伐,他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功收复了淮河领域地区。
随着北齐的灭亡,陈宣帝再度燃起北伐的雄心。吴明彻抵达徐州城下,面对守城将领,两人多次交战,陈军占据上风。为了攻克徐州,吴明彻采用水攻之术,其法灵感来源于昔日对北齐作战的经验。
北周武帝闻讯后派遣援军,王轨吸取了北齐的教训,利用清水入淮口的地理优势,设置铁锁横截水流,试图阻断陈军的船路。吴明彻察觉形势不妙,打算利用河水暴涨的机会撤退。
当吴明彻的军队抵达清口时,水势减弱,船只无法行进。北周大军赶到,双方展开激战,陈朝军队全军覆没,吴明彻兵败被俘。虽然北周武帝加封他为怀德郡公,但吴明彻仍因忧愤而死。
这场战争使陈国的精锐丧失殆尽,再也没有力量进行北伐。金陵也因此变得虚弱,最终导致了陈朝的灭亡。人们认为吴明彻的失败是由于晚年骄傲轻敌所致,尽管如此,他还是被供奉在武庙中,与七十二位名将齐名。吴明彻的失败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也是陈朝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