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奇闻异事 >>

如果不是陆抗 东吴的灭亡时间表会提前几年

编辑:奇闻异事 2025-05-17 09:51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三国鼎立之际,蜀、魏、吴三国的局势颇具特色。曹魏依仗天子权威,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姿掌控大局;蜀国则高举克复中原的大旗,自居汉室正统;而吴国则倚仗世家大族的支持,这是他们在乱世中立足的根本。

吴国的世家大族不仅提供军队、财富和粮食,更是人才济济。在乱世之中,人才是立国之本,无人才则意味着国家将陷入困境。蜀国便是一个例证,因世家大族的配合不足,人才凋零后国家便岌岌可危。

相较之下,魏国则通过一套有效的机制,从平民和世家大族中选拔贤能之才,使得国家人才辈出,代际传承有序。而东吴则通过联姻等方式与世家大族建立紧密关系,如与陆家的联姻对东吴发展影响深远。

陆逊作为东吴的重要人物,在夺取荆州、击败关羽以及石亭之战破曹军等胜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陆逊因东宫太子事件被孙权责备,愤然离世。尽管如此,他为东吴留下了宝贵的人才遗产。陆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孙权去世后继续支撑东吴。

当时,三国局势依然混乱。蜀国正处于向过度阶段,施行未成的北伐事业;魏国内部则是父子开始掌权,清除异己的阶段。陆抗在历练中屡次立有战功,在朝中也很有威望。他并非属于的人。到了蜀国灭亡后,陆抗的地位在东吴被快速提拔。他被加封为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因当时东吴人才凋敝的情况更为严重。

即便有陆抗这样的杰出人才,东吴的灭亡命运已无法挽回。魏国内部的巨大变动后,晋国发兵讨伐东吴。当时东吴的名将已经不多。陆抗虽然挡住了晋军的进攻,但无法挽回东吴的颓势。这一切与东吴的昏庸残暴的皇帝有关,即便陆抗多番劝谏也无效。陆抗只能镇守边疆,尽职尽责。

直到去世前,陆抗依然劝谏孙皓施行仁政,注重西陵的防守。孙皓未采纳这些建议。陆抗去世后六年,晋军进攻东吴的路线正是陆抗临终前告诉孙皓的路线。此时东吴已无可以支撑危局的大臣。孙皓仍盲目依赖长江天险,却不知失去民心再好的天险也无济于事。最终吴国走向了灭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