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奇闻异事 >>

探索柳永矛盾又痛苦的一生,他的糊涂之路有多

编辑:奇闻异事 2025-10-09 15:39 浏览: 来源:www.miqiwen.com

柳永:从白衣卿相到柳屯田的生命历程

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其排行第七,又被称为柳七。他是北宋著名的词人,对宋词进行了全面的革新,开启了新的词风。柳永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他的词作多为市井阶层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具有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

柳永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自小接受的是考取功名、济世用志的教育。他却崇尚自由和独立,喜欢自由的生活。这种内心的矛盾注定了柳永一生的挣扎与痛苦。

尽管他致力于考试,但直到五十岁后才考中。进入官场后也是历经坎坷。他改名柳永,就是为了“磨勘改官”。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年轻的柳永进入京师汴京,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真宗皇帝的批评让他的初次考试以失败告终。愤慨之下,柳永写下了《鹤冲天》词,发泄自己的牢骚和不满。

柳永的才华和独立品格使他成为了“白衣卿相”,在那个时代,他敢于傲视王侯卿相,坚持自我。他的精力除了投入科举考试外,主要投入了秦楼楚馆之中。他与许多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创作了许多在当时正统儒生看来是淫艳放纵的词曲。

无论是民间还是庙堂,柳永的词曲都广为流传。他的词名甚至传到了皇帝的耳中。仁宗皇帝也喜欢文学,但反感浮艳轻薄的文字,因此给柳永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导致柳永在后来的科举考试中落榜。

得到皇帝的“御批”后,柳永心底的傲岸狂放被全部激发了出来。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索性沉溺在烟花巷陌之中,甘愿沉沦江湖。他致力于作词,词曲也给他带来了绝大的声名。繁华的都市和深情的歌伎让柳永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活。

柳永的内心是矛盾的。他无法完全摆脱俗世生活和情爱的眷恋,却又时刻挂念自己的功名。所以他是痛苦的。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后,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离别时写下了著名的《雨霖铃》。

离开京师后,柳永开始浪迹天涯,一路以填词为生。他的词名也一天比一天响亮。但漂泊的日子让他身心疲惫。而且,柳永虽然以“白衣卿相”自诩,内心深处还是忘不了功名。景元年(1034年),仁宗亲政,对历届科场沉沦的读书人放宽了录取尺度,柳永终于考中了进士。这一年,他五十五岁。

晚年及第的喜悦过后,柳永面临的依然是坎坷的仕途。他担任了三任地方官,共九年,都干得不错。然而按照当时的制度,他经过考核理应得到提拔,但却一直得不到升迁。后来又因为进献新词《醉蓬莱》没能让皇上满意,更是升迁无望。无奈之下他改名柳永并在实行新政后转官著作佐郎算是得到了一点升迁但他一生最大的官职也只是做到了屯田员外郎因此后人也称他为“柳屯田”。皇五年(公元一零五三年),老病潦倒的柳永离开了人世据说他的墓址在真州一个叫仙人掌的地方附近的故事被后人传唱至今。。据说他死后身边没有亲人只有歌伎们感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凑钱安葬了他还每到清明时节相约去他的坟地祭扫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其实真正的历史可能远比故事更为复杂和残酷但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柳永一个充满矛盾和痛苦但又才华横溢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