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孩子写作业难题,从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很多孩子写作业时常常拖拉、发呆,让家长们倍感困扰。针对这一问题,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给出了实用的建议。家长们不妨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就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们可以在家里为孩子营造一个简洁、专注的学习环境。将孩子写作业的房间布置得尽量简单,没有玩具,桌子上只放置必要的纸、笔、橡皮等学习用品。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减少干扰因素。
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作业内容,将其分成三个阶段:先做简单的,再做难的,最后是简单的。告诉孩子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玩耍时间。这种激励机制可以让孩子更有动力去完成任务。
除此之外,家长们在孩子写作业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孩子面前不停地唠叨或看电视等娱乐行为,这样会打扰孩子的学习气氛。相反,家长们可以营造一个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比如自己也在看书学习,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比如作业写不完或者考试不及格等情况,家长们也要用正确的方式来处理。不要过于严厉地训斥孩子,而是要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并一起解决。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家长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孩子写作业时尽量不要打扰他们;适当地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尊重他们,不要使用过于严厉的言语;在孩子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孩子满心期待地开始了自我反省:“我一定要努力,不让爸爸妈妈的期待落空,我能行。”
在家长会上,孩子遭到老师的批评后,带着挫败感回到家。这时,家长的反应至关重要。有些家长会把气撒在孩子身上,轻则责备,重则动手打骂。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可能学会暴力或变得胆小怕事,甚至学会撒谎以逃避父母的责罚。正确的做法是,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心平气和地分析不足的原因,鼓励孩子下次一定能够进步。相信这样的做法会激发孩子的潜能,他们会用出色的表现来回馈你的信任。
当孩子有疑问时,如何回应他们的求知欲呢?一些家长可能会因为不会解答而责怪孩子的问题过于复杂,这样做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相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孩子:“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已经动脑筋了,很好。虽然我现在也不会,但我们可以一起研究。”这样的回应会让孩子感到被重视和鼓励,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探索和学习。
面对孩子赖床不起的情况,一些家长可能会因为时间紧迫而发火甚至动手打孩子。这种做法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正确的做法是平静地告诉孩子:“我已经叫过你一次了,如果你不起床就会迟到并受到批评,这是你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处理好。”尽管孩子可能会因为没有及时起床而面临一些后果,比如不吃早饭或迟到等,但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明白责任的重要性,下次自然会按时起床。
教育孩子需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教育方法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智慧,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努力吧!来源:三晋教育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