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中旬以来,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组织了一次针对成都地区洞穴昆虫的探险活动。考察队深入四川省成都地区的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彭州市龙门山的一些未开发的原始洞穴,在那里发现了一批珍稀的洞穴无脊椎动物,其中不乏全新物种。
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介绍,自2014年起,博物馆便启动了针对成都地区洞穴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科考。虽然未曾发现大型洞穴动物,但却发现了数量庞大的穴居蝙蝠,如马铁菊头蝠。更令人激动的是,考察队在龙门山和成都的洞穴中分别发现了世界新物种龙门山洞穴沟虾和成都洞穴尺蛾。
这些沟虾体长仅一厘米左右,外形与常见的虾类大相径庭。它们没有扇形的尾巴和长长的触角,身体几乎透明,没有眼睛,犹如科幻电影中的外星生物。这些生物不像大多数水生动物那样背向上游动,而是横躺在洞穴的水洼里移动。它们的食物是偶然落进水中的蝙蝠粪便,只要有粪便落入水中,它们就会立即抢食。这种沟虾非常依赖洞穴环境,一旦离开洞穴,即使在黑暗中也无法存活超过两天。
另一种洞穴生物尺蛾,虽然拥有眼睛,但对光线并不敏感。即使强光手电筒照射,它们也毫无反应,容易被捉到。这些尺蛾的幼虫会在洞内四处寻找蝙蝠粪便。尽管洞内蝙蝠众多,但由于这些尺蛾不飞行,只是安静地潜伏在洞壁,蝙蝠往往无法发现它们。这样一来,这些蝙蝠反而成为了尺蛾的食物提供者。
赵力表示,钩虾属于端足目钩虾科,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尽管绝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但也有淡水种类存在。它们和虾蟹一样,是一类甲壳动物。而尺蛾则属于鳞翅目尺蛾科,也是世界性分布类群。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公布的中国洞穴无脊椎动物名单中,四川并未发现洞穴生沟虾和尺蛾。尽管在贵州一些洞穴探险者发布的网贴中曾出现过类似物种的照片,但成都地区洞穴里的沟虾和尺蛾并非同种,它们独特而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