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孩子们对于名字和谈话充满了兴趣。关于如何称呼那个在驴背上奔跑的小生命,我们是否应该给出一个确切的名字呢?对于我这个正在养育一个六岁女儿的家长来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让我们像日常对话一样,逐步地探讨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不必过于草率,而应该深思熟虑后给予孩子们一个清晰、明确的称呼。
当我们深入探讨时,会发现每个孩子的名字背后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价值。就像我们常说的“宝贝”,这个名字蕴含着珍贵和独特的意义。世界上的每一个“宝贝”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我们的孩子,这个我们心中的宝贝,他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又在哪里,他的名字又该如何定义呢?
或许我们在这里,是因为我们并不习惯于偏见或固定的命名方式。例如,当小男孩在小便时,我们可能会请他的姐姐来照顾他,帮助他接收液体。在处理与小女孩相关的情况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尴尬。这是因为我们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方式有所不同吗?还是因为我们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态度受到了父权制文化的影响?
过去的儿子、孙子们嬉戏时,女孩们总是被告知要时刻保持警惕。生活的珍贵部分在于尊重每一个生命,无论男女。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尊重每一个孩子的身体,无论他们的性别如何。我们需要教育孩子们,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要尊重彼此的身体。我们需要自然地接近我们的孩子,给予他们正确的名字和尊重。
当孩子处于探索身体的阶段时,尤其如此。孩子们很容易因为好奇而陷入各种情境中。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们关于他们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就像我们教他们认识动物和自然一样,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关于身体的准确知识。我们可以使用诸如“大米”、“糖果”、“牛奶”和“睡眠”等日常词汇来描述孩子的身体部位和功能。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并尊重自己的身体。
除了提供准确的名称外,我们还需要向孩子们传授卫生和礼节的知识。我们需要教育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并尊重他人的身体。我们需要告诉他们,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关注个人卫生并学会适当的社交礼仪。我们还需要教育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私密部位并尊重他人的隐私。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对话来渗透这些主题例如当孩子洗澡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关于有益细菌和保持卫生的知识等等。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具象的示例如揉眼睛会变红来教育他们注意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以及穿内衣的意义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并保护自己的身体。当遇到性暴力或其他普遍现象时我们应该将其视为自然现象而不是敏感话题来处理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对于性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通过对话逐一地渗透各种现象让孩子们自然地接受和理解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尊重他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珍视他们的独特性并帮助他们了解并尊重自己的身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