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男女大脑差异的探讨一直备受关注。许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但研究人员已经发现,男女大脑确实存在微妙的差异。科学家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长时间的辩论。最近,一位神经科学家指出,男女大脑的结构比我们预想的更为相似。
在神经科学领域,探索男女大脑的生物学差异一直是热门话题。2017年,谷歌工程师詹姆斯达莫尔发表了一份备受争议的报告,详细描述了男女大脑在生理上的差异。美国芝加哥医学院神经科学教授利斯埃利奥特对此持有不同看法。在最近的“阿斯彭创意节”上,她大胆宣称:“人们常说男人和女人来自不同的星球,但他们的大脑绝对没有差别。”
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也是一项存在分歧的科学概念。事实上,关于男女大脑差异的研究结果众说纷纭。例如,有研究发现男性大脑的大部分区域比女性大,而女性大脑皮层的平均厚度则更厚一些。但这些差异对大脑功能的具体影响尚不清楚。另一项研究则表明,大多数人的大脑结构确实存在性别差异,但也有个别人的大脑可能具有多种特征。
无论大脑结构如何,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行为和校内表现差异更多地是由社会化因素所塑造的。利斯指出,达莫尔对神经科学的理解存在误区,他夸大了睾丸素对男女行为的影响。虽然睾丸素与攻击性行为有关,但不能作为解释男性行为的唯一因素。男性和女性都可以表现出竞争性或侵略性,只是他们在社会规范下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男女大脑的差异是一个复杂而引人入胜的话题。虽然科学研究结果存在分歧,但我们应尊重并理解不同观点的存在,同时继续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奥秘。利斯对学术界和媒体在推动生物大脑差异论持续争议中的角色提出了批评。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大脑的微小统计数据差异,通过媒体的放大,往往成为引人注目的头条新闻。他们为了追求研究资金和社会关注,倾向于将研究焦点放在人类性别差异问题上。
利斯指出,尽管科学领域确实存在着两性差异,比如常被引用的男性大脑比女性大10%的数据,但这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她认为,就像男性人体器官比女性大一样,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在功能上有差异。
如果科学家和学术专家在研究的初始阶段就假设男性和女性大脑存在差异,那么他们的研究结论可能会大相径庭。例如,前任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曾引用的1970年代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数学能力方面,男性和女性优秀人数比例悬殊。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女性被劝阻远离“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领域的深造。近年来美国加大了对女性在STEM领域的培训教育力度,目前STEM领域男性和女性的优秀人才比例已经逐渐接近。
利斯强调,我们生活在一个性别二元化的世界,人们会默认接受这些差异是固有的。但她认为,男性和女性大脑之间的差异并不比他们心脏、肾脏之间的差异大多少。她呼吁人们重新审视大量的研究资料,这些资料证实了男人和女人大脑在大小和结构上的不同,并指出我们不能忽视性别在神经学研究中的角色。研究精神病情形在男女中的普遍性差异时,更应该考虑到性别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