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有一位杰出的文人政治家王安石,他不仅文才横溢,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而且在政坛上也是风云人物。作为北宋的宰相,他位高权重,影响力之大甚至跨越国界,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的生活却与北宋时代的奢靡风气格格不入。
王安石生活在北宋这个重视文人、讲究享受的时代。文官地位高,生活奢侈,纳妾是常态。王安石却坚守一生只娶一妻的原则,甚至连上门的美人也不为所动。他不仅自身清廉自律,更以身作则,树立了不贪恋美色的典范。
当王安石出任知制诰时,正值仕途如日中天。一天,当他回到府邸时,发现内室中坐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羞涩地看着王安石。王安石并未被美色所动,严肃地询问女子的来意。
原来,这位女子是下级军官的妻子,因丈夫出事被迫自卖自身。她来到王安石府上,希望能得到帮助。王安石并未将她留下作为妾室,而是将她送回家中,并命令不必退钱。这个女子才得知眼前这位凛然正气的人就是名满京华的新任知制诰王安石。
王安石的妻子吴氏,深知京师生活的奢靡风气,但她也明白丈夫的清廉自律。为了让丈夫能够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吴氏曾私下为丈夫买了一个妾。当王安石得知真相后,他并未接受这个妾,而是让吴氏将其送回家中。
在婚姻生活中,吴氏对王安石的纳妾提议坚决反对,见丈夫决意不纳,又见他已把人打发走,她也无话可说。这种态度彰显了王安石的自律和清廉,他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吴氏也再不给他买妾了。这样的清廉行为不同于西晋和初唐时期的故事。像贾充和房玄龄那样因夫人的强势而不敢纳妾的情况,在王安石身上是完全看不到的。王安石的自律更为显著,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公务中。
王安石的清廉不仅体现在不纳妾这一行为上,他的生活态度也同样如此。他不贪财,辞职后不带走官府一草一木。当吴夫人喜欢上相府中的一张床,想要购买时,他也坚决不同意,因为他深知这样做将来会说不清楚。王安石不爱女色,终生只有一个妻子,从未有任何桃色事件,绝无绯闻。
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对于官位、财富和女色都不贪恋。在事业最兴隆之时,他坚决辞去相位,回家隐居。他不贪钱财,辞官时连官府之物都未带走。他的这种清廉行为,使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
梁启超对王安石的人格操守和政治水平极为佩服,认为他是夏商周三代以来惟一的完人。当我们深入了解王安石的为人处世,不禁会佩服梁启超的眼光。
在此,我想用一首赞歌来表达对王安石的敬仰:
我思古人,安石荆公。举世皆醉,唯他独醒。不为官迷,摒弃虚荣。六上札子辞相,事业人气最隆。他不贪财,正气凛然,羞煞古今蠹虫。不恋女色,绝无绯闻,拒美人以守忠诚。千年知己,任公独赞。一言判断善恶,三代以来无人可匹。仁者爱人,圣者所云。
这位英国的老汉,虽已64岁离婚并决定变性寻找新的伴侣,但与王安石的清廉、自律和专注相比,他们的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安石的品行和人格魅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我们学习和敬仰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