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位传奇帝王以其波澜壮阔的一生,谱写了唐朝最精彩的篇章。他,便是唐玄宗。从25岁与姑姑联手发动政变,铲除权臣势力,扶植父亲二次登基,到后来的皇位稳固与更迭,都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历程。
在位长达44年的唐玄宗,其前后表现判若两人。在开元年间,他励精图治,提拔贤才,改革弊政,禁止奢靡。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进入天宝年间后,唐玄宗逐渐变得惰于朝政,专情于杨贵妃,并纵容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天宝十一载,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成为宰相。他像李林甫一样恋权,但能力却不及李林甫。杨国忠视安禄山为眼中钉,不断试图铲除这个边关大帅。而安禄山手握重兵,也不甘示弱,大唐的局势因此变得紧张起来。
随着唐玄宗的废杀太子和与杨贵妃的深情厚意,大唐的国本也开始动摇。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调集十五万兵马在范阳举兵反叛。唐玄宗的惰政恶果显现,河北地区迅速被安禄山攻陷。震惊之下,唐玄宗决定放弃长安,西幸成都避乱。然而在马嵬驿,将士饥疲、愤怒不已,杨国忠及其家族被诛杀,杨贵妃也被赐死。
此后,太子李亨在百姓的拥立下即位,成为唐肃宗。而唐玄宗则成为了太上皇。唐肃宗倾尽举国之力借回纥之兵讨伐安禄山父子并最终收复长安。虽然与父亲团聚,但肃宗对玄宗产生了难以齿的隔阂。尽管身为太上皇,玄宗仍然享受百姓的爱戴与尊重。他常常登上楼与百姓打招呼、赐酒食、召见朝中百官谈话聊天。然而背后的权力斗争依然暗流涌动。李辅国等陪伴玄宗的老臣与肃宗之间的不和使得玄宗渐渐感受到来自儿子的压力和不信任。尽管如此玄宗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享受着他的养老生活。这是一位传奇帝王最后的岁月和平静时光。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一手策划了玄宗的迁移,将玄宗迁往西内,只留下几名年迈老兵侍奉。陈玄礼、高力士等亲近老臣都被迫远离玄宗身边。不久,李辅国将高力士流放到巫州,又让陈玄礼退休,其他玄宗亲近的老臣也纷纷遭受流放。肃宗的身体日渐衰弱,从此很少再朝见玄宗,昔日辉煌的玄宗被彻底孤立,孤独无依。曾经的雄壮体魄和英气逼人,如今只剩落寞与沮丧,玄宗的食欲消失,疾病也随之而来。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四月,这位传奇的君王,唐玄宗,在无人陪伴的孤独中黯然离世,享年七十七岁。他的离世如同晚秋的落叶,令人惋惜。不久之后,李辅国在唐肃宗病榻前逮捕了张皇后,这场变故使得原本已病重的唐肃宗受到惊吓而去世。这对充满隔阂的父子竟然在同一个月相继离世,令人不禁猜想他们在黄泉路上是否能解开心中的纠葛,交谈些什么?这一切仿佛一场未解之谜,引人深思。
唐玄宗的一生充满了荣耀与坎坷,他的离世无疑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他不仅是一个君王,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的离世让人们感叹世事无常,也让人对那个时代产生更多的遐想。唐肃宗与李辅国之间的争斗以及这对父子的悲剧性结局,都为这个历史时代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