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一次深度考古挖掘中,秦始天子陵专物院的研究人员在秦陵外城西侧展开了一系列细致的考古勘探和挖掘工作。这次挖掘共发现了超过二十座盘古墓葬,一百二十座灰坑,四座陶窑和四条古河床。更令人振奋的是,新发现的墓葬伴葬坑数量达到了十四座。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一件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单体金骆驼,这一发现无疑为研究秦朝时期的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些墓葬中,有九座规模较大的墓葬尤为引人注目。它们被分为两组,东侧的四座呈“中”字形,紧紧靠近秦始天子陵;而西侧的五座则呈“甲”字形,距离秦陵稍远。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西侧的一组三座墓葬周围,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圈完整的壕沟,呈“目”字形,这是秦陵区域内发现的唯一、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带壕沟的墓葬遗存。
这些墓葬的位置布局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似乎是一字排开。其中最东侧的一座中字形墓葬距离秦陵外城仅一百多米,这表明墓主人与秦始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被怀疑是天子的伴葬墓。据初步推断,这些墓葬的年代大约在战国晚期到汉代。
据专家介绍,结合墓葬的位置、形制以及出土的文物来看,这些墓葬很可能属于秦代。此次发现的这座庞大墓葬是迄今为止在秦代范围内发现的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秦始皇陵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
这座墓葬的棺椁位于墓室正中偏南,四周环绕着回廊,外侧是边箱,里面放置着大量的陶器、铜器、玉器以及少量的金银器和铁器。目前,墓室的核心部分还在进一步清理中。
该墓葬开口于耕土层之下,其墓道与墓室均穿过了秦陵区域广泛分布的生土层。墓室核心的夯土层断裂部分的深度较大,根据夯层对应关系,夯层复原后高于墓室开口土层。可以确认该墓葬存在封土,而且高度不低于七米。在墓葬内发现了五个盗洞,其中三个贯穿至墓室。
最近的一次挖掘中,位于秦始皇陵寝外城西侧约四百四十米处的一座大型墓葬被发现,其平面呈“中”字形;南北墓道两侧有三个长方形的伴葬坑;在墓葬的南侧、西侧还有连续的壕沟遗存。这一发现为研究秦朝时期的丧葬制度、贵族生活以及秦始皇陵的周边布局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和资料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