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70年代,尽管生活简朴而纯粹,人们的内心却充满热烈与活力。这种氛围在当时的画作中得以充分体现,它们呈现出一种根正苗红的品质,让人心生喜爱。反观现今的一些教材插图,却让人感叹人心不古。
现在,让我们一同欣赏这组70年代的挂画,感受那个时代的喜庆、大方和正能量。
1.《红灯记》:作为八大样板戏之一,这部以抗日为主题的京剧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照片中举着红灯的人物,是剧情中的关键角色,他们的形象亲切而又充满英雄气息。
2. 《从小就把根扎正》:这幅作品展现了一个根正苗红的少年形象,让我们了解到红小兵这一称谓的存在。
3. 《虎》:中国人对虎的喜爱源于其霸气和气势。刘继卣的这幅虎图,完美捕捉到了老虎的威武之势。
4. 《红领巾上大学》:这幅图描绘的是红领巾们带着拜望老师的礼品上学的情景,传递出一种纯真和尊敬的情感。
5. 《心花怒放》:这幅作品通过欢快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6. 《普通劳动者》:这幅画的场景令人好奇,是普通劳动者辛勤工作的场景吗?有待大家考证。
7. 《春满大地》:女青年甜美的笑容和希翼的眼神,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虽然地上没有盛开的鲜花,但她们的存在不正像是盛开的鲜花吗?
8. 《智取威虎山》:这部作品的形象深深地奠定了我对杨子荣的印象,永远难以忘怀。
9. 《战石海》:这幅图的背景故事令人好奇,是否描述了某个壮丽的战斗场景?有待知情者解读。
10. 《仕女》:王叔晖笔下的中国古代美女,温文尔雅,落落大方。画中女子正在低头阅读,展现出古代女子的美丽与聪慧。
11. 《大队鸭群》:画面上的一大群鸭,用大队鸭群这样的叫法颇为有趣。画面本身非常美观,令人赏心悦目。
12. 《春雨》:画面中的春雨景象令人好奇,是拖拉机发动机喷水的设备吗?有待解答。
13. 《温暖》:照片中的老师为小学生们生火,画面充满温馨与爱意,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教科书插图。
14. 《情遇西厢》:画面中的两人身份令人好奇,是历史上的名人吗?女孩子正在阅读什么呢?有待解答。
15. 《采》:这幅作品无论是人物的勾画还是近景远景的描绘,都让人赏心悦目。
16. 《我爱北京天安门》:北京天安门是无数人的心中圣地,画面中的天安门形象令人怀念那首歌。
17. 《丰收忙》:这幅图应该成为教科书的常驻插画,其中的中国娃形象圆润可爱,朴实大方。
18. 《迎丰年》:画面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和景象,细节之处如农机修理厂的标识,展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19. 《学大寨,山河重安排》:学大寨风潮一度席卷全国,这幅作品展现了当时人们追求梦想的激情与努力。
20. 《民鱼水情》:画面展现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情感,对待敌人要如严冬般的残酷无情。
注:照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必当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