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原本属于皇室家族内部的儿媳妇,却被唐玄宗巧妙地转变为自己的贵妃。这样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实属罕见,民间更是难以想象。对于古代礼治社会而言,这种行为无疑打破了传统道德的底线,却为何并未受到严厉的处罚呢?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奥秘。
有人说,唐玄宗是皇帝,他要做什么,谁又能反对呢?事实并非如此。在古代帝王统治的“礼治”原则下,皇帝若带头破坏礼制,就等于砸了自己的饭碗。更何况,朝廷中的大臣们并非无动于衷。如果皇帝违背礼教,大臣们是有权上奏反对的。那么,为何当时没有任何大臣对此事表示异议呢?甚至连皇室内部也没有反对的声音。这其中有何玄机呢?
让我们回顾一下唐玄宗娶纳杨玉环的整个过程。杨玉环在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时,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尚在。当时,武惠妃的女儿举行婚礼,杨玉环受邀参加。在婚礼上,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并向母亲武惠妃提出娶她为妻的请求。武惠妃向唐玄宗报告后,唐玄宗同意了。
有人说,唐玄宗同意是因为他已经对杨玉环有了想法。但我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说法。那时的唐玄宗心思还在武惠妃身上,而且如果他已经有意于杨玉环,又怎会同意儿子的婚事呢?毕竟,一旦同意,将来再想娶过来就难了。
唐玄宗对杨玉环的真正追求,是在武惠妃去世之后。那时,唐玄宗的后宫虽多,却无人能让其满意。于是,有人提议娶杨玉环入宫。这一提议可能是太监提出的,也可能是唐玄宗自己想到的。史官出于尊重皇帝的考虑,将这一提议归之于太监。
要娶杨玉环并不容易,因为她是儿媳妇。于是,唐玄宗以母亲窦氏的名义让她出家为尼,并改名为“杨太真”。五年后,唐玄宗为李瑁娶了韦昭训的女儿为妻,然后正式将杨玉环接入宫中,封为贵妃。
在这个过程中,为何没有大臣反对,甚至连李瑁也没有反对呢?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两点:
杨玉环已经不再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了。最初,唐玄宗让她出家是为了给母亲窦太后祈福,这是关乎孝道的问题,杨玉环和李瑁都不敢反对。而且,当时并未明确说出家多久,所以很快就过去了五年。在这期间,唐玄宗一直没有让杨玉环还俗的意思,李瑁无奈只能选择接受并可能重新娶妻。这样一来,杨玉环与唐玄宗之间就没有直接的婆媳关系障碍了。
唐玄宗娶杨玉环也是对李瑁势力的瓦解。由于武惠妃的谗陷,唐玄宗曾误杀了自己的太子李瑛。之后迅速立了新的太子并放弃了李瑁。在让杨玉环出家的那一年(740年),唐玄宗的目的不仅是夺取儿媳妇的心意所向的皇位继承权争夺之外打击李瑁的势力扩张避免让李瑁势力抬头确保皇位稳定和安全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尽管此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最终在礼治社会的古代中国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也没有引起大规模的反对声音悄然成为皇室历史的一部分至今仍然让人津津乐道作为历史故事传颂不朽。总的来说这一历史事件揭示了古代皇宫中权力的纠葛与争斗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