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真族现今的称呼及其历史背景
女真族现今被称为满族。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7世纪,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的肃慎、挹娄、勿吉、黑水等部族。在宋朝时期,人们开始称其为女真族。其名字曾在历史中有过多种变化,如朱里真、女直、水达达等。元朝文献中的女真族则有多种别称,如女直、吾者野人等。到了明朝永乐元年,朝廷正式派人招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女真族部落。后金天聪九年,皇太极发布命令,将女真族名更改为满洲,从此满洲的名称正式出现。至今,满族作为中国的一个主要民族,其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满族在文化教育和官员比例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这种优势与其尊师重教的传统和丰富的祖业有关。满族作为一个民族的整体社会形态已经消失,母国满洲已变成东北地区的称呼。尽管一些人曾认为满族会消失于汉族之中,但实际上,满族人的民族意识仍然强烈。在历史上,满洲人曾经历几次高潮与低潮,但在低潮时期,他们善于隐身于其他大民族之中以保存实力。现在,很多满族人投身于文艺和商业领域,其中不乏许多知名的文艺界明星和企业家。满族人知道真正的民族利益并非依赖于表面的自治区设立,而是更多地掌握资本和在社会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更多地投身于经济领域的发展。至于女真族与明朝的关系,女真族是明朝时期的少数民族之一,明清交战并不属于内战性质,而是叛乱性质的冲突。满族是历史上的女真族的后继民族,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共同的历史背景。在遥远的11世纪,契丹的统治之下,女真族群开始崭露头角。那时的女真分为生女真和熟女真两部分。完颜绥可家族在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定居,他的儿子完颜石鲁成为酋长后,成功征服了周边部落,建立了部落联盟。随着时间的推移,石鲁之子完颜乌古乃又合并了许多部落,女真族群逐渐壮大。
12世纪初,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并成功驱逐了契丹的统治,建立了金朝。历史的轮回无情地转动,13世纪时,蒙古人摧毁了金朝。元朝在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设立了五个万户府,用以管辖当地的女真人和水达达。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朝初期,女真族群逐渐形成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三大部落。之后,他们又按地域划分为建州、长白、东海和扈伦四大部分。17世纪初,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大金,史称后金。随后在1635年,皇太极将族群名称改为满洲族。
清朝的建立开启了女真族群新的历史篇章。满族人口在中国众多民族中居第二位,人口总数超过一千万。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军入关后,逐步统一全国,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后,清朝覆亡。如今满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等省以及北京等直辖市居多。他们散居在新疆、甘肃等省区以及各大中城市。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满族的岁时风俗与汉族相近,但又保留着浓厚的满族特色。正如清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一样,满族文化也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大花园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