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291年的洛阳城,一场盛大的葬礼正在举行。西晋名士王济的离世,让整个洛阳城的社会名流都为之震动,纷纷前来吊唁。
王济的好友,诗人孙楚,一听说消息便立刻赶来。他一到现场就抱着王济的遗体痛哭,让在场的宾客都为之感动。孙楚的哀痛并未持续太久。他忽然对着王济的灵床说:“你生前最喜欢听我学驴叫,今天我再为你学一次。”
说罢,孙楚双手扶地、挺身伸颈,开始模仿驴叫。他的叫声抑扬顿挫,生动逼真,仿佛真的有一头驴在现场长鸣。这一即兴表演让在场的宾客都笑了起来,悲伤的气氛瞬间被打破。孙楚的率性和狂放让在场的名流们惊愕不已。
孙楚一生疏狂率性、才大气粗,他的眼里只有天地,将自己视为清高之士。他曾作诗曰:“天地为我垆,万物一何小。”可见其胸怀之广大。孙楚出身官三代,年轻时便对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深感厌恶,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
有一次,他对好友王济说:“我准备隐居去了,乡野村居,小桥流水,漱石枕流,岂不快哉!”虽然王济笑着指出他的口误,但孙楚却坚持自己的理解:“没错,就是‘漱石枕流’。枕流可以洗洗耳朵,漱石可以磨磨牙齿。”他的这种独特理解让人哭笑不得。
时间过得飞快,孙楚的隐居生活让他的耳朵得到了洗礼、牙齿得到了磨砺。直到魏末,四十多岁的他才出山,在骠骑将军帐下担任参军。他并不看好自己的上司石苞,一见面便给了石苞一个下马威。他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独立精神。然而这一举动却让石苞大为不满,向朝廷告状说孙楚以下犯上、毁谤时政。随后的几年里,两人一直在争执此事。虽然朝廷并未真正处理孙楚但他因此被限制在冷板凳上。
孙楚一生欣赏的人不多但特立独行的王济却是他的知己。王济同样欣赏孙楚两人相互敬重、相互欣赏。作为本州品评人才的大中正王济对孙楚的评价极高:“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在王济的葬礼上孙楚不顾世俗眼光、不理体面地学驴鸣也许是对王济赏识的感恩也是对知音难寻的悲鸣。
毕竟在这个世上能互相欣赏、互相捧场的极品名士除了王济外还能找到几个呢?孙楚的率性狂放、才华横溢以及他对王济的深厚情感都让人为之动容。他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世对那个时代的回忆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