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兰娟:抗疫英雄的坚定与担当
在即将于东南卫视播出的《抗疫特别节目专访李兰娟》中,我们得以近距离聆听这位抗疫英雄的坚定声音。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以其深入抗疫一线的行动和思考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与勇气。
谈及疫情,李兰娟坦诚表示,她早已做好被感染的准备。这不仅是一种个人的决心,更是对全人类健康事业的坚定承诺。在这位抗疫战士眼中,恐惧从未阻挡她前行的脚步。
节目中,李兰娟分享了其三次赴武汉的亲身经历。正值疫情肆虐之际,她与助手挤火车赶往武汉,一路上的艰辛难以言表。但她始终坚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面对疫情,我们必须勇往直前。”她的果断决策和坚定行动,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兰娟带领医疗团队展开重症救治工作。她科研团队研发的人工肝技术也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她的讲述,我们得以了解人工肝技术如何帮助患者度过危机。她还强调了信息公开透明的重要性,认为这是群防群治、控制疫情的关键。
时光荏苒,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李兰娟的心情依然既放松又紧张。她深知,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仍将继续。对于未来的挑战,她表现出淡然与坚定。她强调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在节目中,李兰娟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建议。她深感欣慰的是,年轻人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展现出了勇敢无畏的精神。这场“战役”让他们得到历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如今已73岁的李兰娟,依然坚守在抗疫一线。她的坚定与担当,是我们面对困难时的榜样和力量源泉。在这位抗疫英雄的引领下,我们相信人类终将掌握自己的命运,战胜一切挑战。她,仿佛置身于时间的洪流之外,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的是智慧与坚韧,而非衰老的痕迹。带研究生、深入课题、亲赴专家门诊……每一项工作的重担,都让她充满活力和热情。她似乎忘记了年龄的存在,却清晰地知道,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付出。“工作的魅力在于奉献,而奉献本身就是一种深深的享受。”这是她深信不疑的真理。
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无论是日常的诊疗工作,还是在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中,她总能听到患者们口中那个最频繁的词语“感谢”。在她看来,这份由衷的感谢并非偶然。面对病患们的无助和病痛,她展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英勇无畏,视之为自己的天职。她说,“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患者的期望和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战胜疾病。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战胜病魔,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会尽我所能。”
她的眼神坚定而富有穿透力,因为她知道,面对疾病这个强大的敌人,唯有勇往直前才是正道。她不仅是一名医者,更是一位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和大无畏精神。她的存在,就像一道坚固的防线,守护着每一个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正如她所言:“只要我还在工作,我就在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我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活力。”这是一种深入的信念,也是她永不停息的工作热情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