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疆,仍然居住着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是那些从伏尔加河畔归来的同胞。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那段史诗般的故事土尔扈特人民的东归之旅。
在历史的洪流中,土尔扈特部曾遭受准格尔部的压迫,生活在新疆塔尔巴哈台的他们,于1616年毅然决定远赴千里之外的伏尔加河下游,建立了一个名为土尔扈特汗国的家园。好景不长,沙俄的扩张使得这个新生的国度面临巨大的威胁。由于实力悬殊,土尔扈特汗国最终臣服于沙俄。
沙俄的统治给土尔扈特部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他们的牧场被侵占,自治权被剥夺,善骑射的他们被强征为士兵,为沙俄的扩张战争付出代价。更为残酷的是,沙俄强迫他们放弃藏传佛教,改信,引发了部族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在这种背景下,东归的思潮在暗流中涌动。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召开绝密会议,决定脱离沙俄,回归故土。1771年,当土尔扈特部开始行动时,消息却意外泄露,部族不得不提前启程。在一个暖冬的季节,伏尔加河迟迟未结冰,这17万人在渥巴锡的领导下开始了他们的回归之旅。回归之路并不平坦,他们遭到哈萨克人的侵扰并爆发战争,最终回到新疆时人员损失过半。
准噶尔汗国灭亡后,土尔扈特部归顺清朝,乾隆帝对部族给予了优待。而那些因伏尔加河未结冰而滞留俄国境内的土尔扈特人,在沙俄的严密控制下,一部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其余的人继续被强征参军,饱受战争之苦。十月革命后,饱受剥削的卡尔梅克人终于获得了自治权,成立了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
卡尔梅克人的悲剧并未停止。苏联时期的神无沦,使许多藏传佛教庙宇被关闭,佛经被焚毁。二战期间,又有大量卡尔梅克人被俘虏,被迫迁移到中亚地区。直到赫鲁晓夫上台后,卡尔梅克人才得以从被迫迁移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他们的自治共和国地位得以恢复。
如今,留在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人成立的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非主权独立国家),面积与重庆相当,人口约三十万。尽管俄罗斯人在该地区占到了近四成的比例卡尔梅克共和国成为了欧洲唯一信奉佛教的地区。这里的居民大多为黄皮肤,使用着蒙古语的卫拉特语方言进行交流。他们虽然身处异乡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传统。